首页
米斛博物馆
品牌介绍
产品介绍
最新资讯
联系我们

【四季養生堂】湿气蒸腾的季节,喝红豆薏米水没用...

江南地区的梅雨季已经来了,南方地区的小伙伴马上就要感受到衣服晾一周也晾不干的的体验了。除了江南地区,北方地区的高温暑热也近在眼前,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台风季也近了。不管是梅雨、暑热还是台风天,都会与高温天夹杂,让人闷的透不过气,这种湿气蒸腾的季节,在中医上叫“长夏”。

长夏,中医认为排在夏季后面,一般是7月初到8月初这一个月。中医养生有句话:“长夏养脾”,因为长夏是湿气积聚的季节。脾主运化,可以把湿气排出体外,所以湿气蒸腾的季节,养脾势在必行。中医大师秦伯未在临证经验中,也一直强调:“暑热往往挟有湿气,这是由于天热地湿的结果,或多食瓜果,内先积湿,再感暑邪...前人有治暑必兼治湿的说法。”


什么是湿气?

用现代话讲,水湿是人体内代谢的液态垃圾,本应该从排泄出去,但湿气过多又排不出,就会积聚在人体内。

中医的专业说法中,湿气是重浊之邪,可以简单理解为搅浑一池清水的污浊之物。湿气分为内湿和外湿,外湿指的是自然因素,比如雨水、大雾,或者长期住在潮湿的房间,再或者从事需要长期下水的体力活。内湿指的是因为爱吃油腻或者滋腻的食材,或者过度食用生冷瓜果、冷饮,再或者长期不运动,这些都会导致湿气内生。一般来说,内湿更为常见。


湿气有什么危害?

中医讲,湿气生则百病生,关于湿气,有一句话叫“油泼入面”,面粉与油脂交杂在一起,可见湿气作为一种外邪,是很难清除的。湿气一旦长期积聚在体内,就会引发一些列疾病,现在研究认为,湿气广泛与三高、心悸、肥胖、肠胃疾病有着密切联系。

外湿会导致骨关节、皮肤浮肿、疼痛等症状。内湿导致的症状比较繁多,一般而言,湿气引发的常见症状有胸闷、痰多、不想进食、消化不良、腹胀、容易拉肚子、脚部浮肿、四肢酸痛,这些都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,比较严重的还会导致嗜睡、心悸等症状。此外,湿气在中医上属阴性,与风邪结合为风湿,与寒邪结合为寒湿。


什么不良习惯会导致湿气?

于内湿而言,久坐不动、过度食用生冷的瓜果和冷饮、整日待在空调房是引发湿气的直接因素。


如何避免湿气?

祛湿,是很多人口中念念不忘的养生口头禅,比如煮红豆薏米水等。但是在中医看来,这个养生行为是无用的:红豆薏米水并不祛湿。这里的红豆指赤小豆,中医上归心经、小肠经,功效是利水。薏米学名薏苡仁,功效为利水除痹。两位药材都不健脾,所以本质上只能作为辅助药材,也就是说,赤小豆和薏米可以在健脾除湿的方剂中,作为利水佐药或使药,协助湿气的排出,单服红豆薏米水,并不除湿。

不仅不除湿,长期服用红豆薏米水,对脾胃的伤害反而更大,因为薏米是大寒之物,历代医家是用来治病的,破血破气作用非常强。而脾脏喜欢干燥温暖的环境,长期服用会损害脾胃,如此一来,喝红豆薏米水祛湿,等于是雪上加霜。

祛湿,治本的方法是“健脾”。中医认为,脾为后天之本,脾主运化,主要是把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的养分,运输给各个脏器,此外,也可以把体内多余的“水分”,通过运转排出体外,这就是为什么《黄帝内经》说:诸湿肿满皆属于脾。一旦有湿气困扰,首先要做的是健脾,只要脾好了,它就能开足马力运作,把人体的湿气除掉。

而要做到避免湿气侵体,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杜绝过度的空调房、冷饮,这些行为非常伤害脾胃,并适当运动。